日前關于高中生放棄高考的話題愈來愈熱,來自重慶的一則消息就引發了不少關注:今年重慶有上萬名應屆高中生放棄高考。重慶市教委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數字并不算特別,最近幾年大概都是這樣,即便放在全國也不算棄考人數最多的。”現實確實如此,關于高中生放棄高考的消息已不再是新聞。之前就有媒體報道,2009年,84萬應屆畢業高中生退出高考,導致中國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考生總量首次出現下降。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的現象呢?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深深的沉思,而是涌現出來的一個越來越沉重的話題:大學生就業難!
一些家長將上大學看做是一個經濟行為,講究投入和產出。如果高投入只能帶來低產出,自然會有人放棄。然而高中生因為貧困和就業難放棄高考,高中生畢業前景又會是幾何呢?甚至就有大多數高中生放棄高考后,進入了農民工的隊伍,從事技術含量低的體力勞動。這些當然不是他們所要得到的,十年的寒窗苦讀難道就換來了今天的低等苦力勞動嗎?放棄高考,意味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大門就此關閉。對于這一尷尬局面,一位教育界的專家稱,一個國家合理的教育制度應該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相互協調下,讓眾多的學生能夠掌握一門求生的技能,這個才是教育所要達到的任務。
而如今,我國教育的形勢是在高等教育膨脹發展,職業教育畸形緩慢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以至于難以生存。也難怪高中生會有那么大的壓力以至于功虧一簣放棄高考。針對高中生找工作,市場上確實出現了一批高中生電腦培訓等相關的職業培訓機構。可為什么有些高中生會覺得在電腦培訓機構學不到多少東西呢,到頭來畢業之后還是沒能掌握真正實用的技術,依然還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問題的源頭就在于電腦培訓學校教學方法的正確與否,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你本身,要有一個積極學習、奮進的心態。如果你選擇了鄭州北大青鳥翔天信鴿電腦培訓學校,恐怕你的憂慮就是多余的了,而且還能確保你:能夠學會,學會了就能就業。而且IT行業人才匱乏也是勿容置疑的現實,只要掌握了企業需要的核心技術,具有項目開發經驗,對于這樣的人才即使高中生,企業也會求之不得。因為職業教育重視的就是學生的實際操作,邊學理論邊操作,通過操作來達到記憶理論的目的。
所以,我覺得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根源還是在于大學生本身,上學時沒有真正學好一門技術,還有一點就是大學的教學方法,理論太多,實踐太少,不能給大學生一個真正實踐操作的機會,即使他們走入了社會,也會到處碰壁的。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即使你畢業了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你也可以到一家專業的培訓機構再去深造學習,因為不管你以后從事什么樣的職位,21世紀需要的是真正有實力的人才,只要你通過學習培訓掌握了技能,再加上學校老師的推薦,獵頭有可能就會主動找上門來,你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