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大學生水深火熱的“就業難”,一邊是企業單位迫在眉睫的“民工荒”,這個念頭,兩者為何并存?看一下,河南電腦學校翔天信鴿中心的就業老師是怎么說的!
造成兩者并存的原因,確實是產業結構和就業人口結構出現了矛盾。所謂的民工荒現象就是,民工的價格變貴了,但是什么原因導致工人價格上升,大學生價格下降?大致來講,現在我們每年新增的找工作的畢業生當中,初中生是800萬,大學生將近500萬,高中生是200萬?梢赃@樣講,現在新就業人群中55%是初中生,30%是大學生,15%是高中生,這是一個大體的狀況。
市場對普工需求依然很強烈,但是供應數量卻在下降。愿意從事到普工的崗位,更多都是初中畢業或者小學畢業的勞動力。隨著高等教育普及,這個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少,與此同時的就是大學生卻不愿意從事普通工人的工作。很多大學生都希望從事相對體面的工作,但是相應崗位卻有限,理所當然就會出現大學生就業難。
造成大學生就業難是有很多原因,包括高校對專業設置問題。很多高校拼命擴招,開設一些市場沒有需求的專業,結果畢業就等于失業。同時,高校的課程設置也很多不合理,很多理論知識完全和真實世界脫軌了,側重理論,卻缺少實踐。很多大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動手能力不行、架子又大,就業怎么會不難?
同時,心態問題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有的大學生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并不懂處理人際關系,總是覺得別人什么都不懂。很多時候,工作遇到問題,又不愿意請教同事,工作怎么可以做得好?實際上,有的人由于各種原因沒讀過大學,但是能力卻是非常強,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心態好,同時還很勤干。
最后,河南鄭州翔天電腦學校就業老師提醒大學生,要想獲得高質量的就業,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是在所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