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學了該怎么辦?從大學擴招之后大學生就業就成了一個難題:其實大學擴招本身并沒有錯,讓更多的學子走進大學校園是一件好事,需要改變的是大學的教育體制。上了大學的學生,好像一直繃著的神經突然放松:大一的學生感覺是最輕松的,從沒日沒夜的高中直接到了少了太多約束的大學,很多大一的學生給家長匯報大學生活基本都是:感覺超好!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在寒假聽那些大一回來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說起大學生活已經開始憧憬不已!但是慢慢隨著大學生活的一年年增加,開始有了就業的壓力,但是很多大學里根本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教育還在日復一日的繼續。說大學生就業難,不少職業技術崗位卻人才奇缺:這樣的矛盾體現在不少的職業技術學校出來的畢業生竟然能更容易有份穩定的工作。
前幾天朋友說他們家屬院有位常駐的賣農產品的附近農民,家里有個兒子,高二讀完就輟學了!當時家里人和老師同學怎么勸都沒用:不是他厭學,也不是班里的差生,據說曾經代表他們學校參加縣市的不少課程比賽都拿過縣市的前三名的。這樣的學生不再繼續上學,老師都覺得遺憾,但是他跟父母說的是:家里這么窮,高中三年,還有大學要花去很多錢不說,大學畢業潛規則都知道:農村孩子畢業后家長沒什么社會關系,畢業就意味著失業,何況工作的目的就是一定要有碗吃而已,怎么能吃得更好才是硬道理。而且他已經有了主見:去學習計算機技術,很多網絡名人,沒有學歷,靠一門技術,一樣取得了成功。
后來據說依靠他靈活的頭腦和勤奮成績很好,用他父母的話說:現在應該比他那些不少大學畢業的同學掙錢更多。或者這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像他這樣輟學后去學習職業技術的不在少數。幾年前就有人說:現在奇缺的是職業技術人才,但是大學里好像改革的力度太小了,很多教育在社會上都成了雞肋甚至累贅:讓學習這些學生去哪里找工作?雖然如今的經濟低迷對就業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學教育模式真的需要改改了,怎么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怎么能讓大學生畢業后不失業是最該關注的。畢竟知識多了不是錯,如果不是因為看到太多的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份工作的話,不會有孩子在辛苦到即將高考時會想到輟學!但愿有天每個大學畢業生都能成為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才,都能畢業后有份滿意的工作:哪怕是自主創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每年增加的畢業生卻要越來越多的加入到失業隊伍中!